垃圾分类强制时代到来 “无废城市”离我们不远了
【纯水设备http://www.tjxqcs.com】2019年1月下旬,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中国无废物城市试点工作计划》,部署开展了“无废物城市”试点建设。创新的新概念的指导下,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发展,“浪费自由之城”将继续促进减少固体废物的来源和利用资源,减少垃圾填埋场和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通过促进绿色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的形成。
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推行垃圾分类制度,是建设“无垃圾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垃圾分类是一个动态改进和持续改进的过程。形成全民参与的习惯很重要,必须是务实的、循序渐进的。居民只有参与到垃圾分类的过程中,才能感受到垃圾问题的痛苦,逐渐养成绿色生活和绿色消费的习惯。
“无浪费城市”离我们有多远?
垃圾分类现状及市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各种各样的商品和生活用品纷呈而来。随之而来的是生活垃圾的增加,这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一些城市甚至出现了垃圾包围城市的现象。显然,垃圾分类已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
最近,商务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等九部门联合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发的部门在地面以上城市在全国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到,决定自2019年以来,在国家和地区首先发起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到2020年,46个重点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体系。到2025年,地级以上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体系纯水设备。目前,北京、上海、深圳等特大城市已经对生活垃圾管理进行了修订或立法,通过监管和监督,加强了全过程分类和严格执法监督,使更多的人能够采取行动。
因此,随着垃圾分类的推广,垃圾分类可能成为环卫企业下一个挖掘价值。2017年,闻一波表示,垃圾分类是一个新的市场,到2020年,中国垃圾分类行业的市场规模可能会超过200亿元,未来可能会更大。
在上海,垃圾分类正式推广,并将于7月1日起正式实施《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华泰证券认为,上海垃圾分类模式将孵化出75.56亿的市场规模,其中:前端垃圾分类监管11亿,垃圾转运8.04亿,湿法垃圾处理56.52亿。除了上海,北京也将紧随其后。北京,6月19日(新华社)——北京市政府于6月19日宣布,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修订已被纳入2018-2020年立法计划。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主任孙新军表示,上海已经对混合垃圾最高罚款200元,北京不会降低罚款。
同时华泰证券还认为,若以上海模式向全国城市人口推广,分类带动市场规模超过1960亿元。假设普及到5亿城市人口进行垃圾分类管理,则对应330亿运营需求(督导费用250亿+运输费用80亿)、540亿元设备及处理需求(219亿湿垃圾清运车购置+320亿湿垃圾处理费用)和1096亿元湿垃圾投资需求。
垃圾分类强制时代到来 “无废城市”离我们还有多远?
垃圾分类现状痛点
其实,中国的垃圾分类试点已经推行了十多年,但一直收效甚微。早在2000年6月,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桂林、广州、深圳、厦门便被确定为全国8个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但综合相关媒体报道发现,这些城市试点十多年,却并未取得明显成效,垃圾仍然是随意堆放或无处堆放,并对生活区域形成围困态势。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前端:
1、 市民生活习惯难改变
2、 垃圾分类知识不普及
中端:
3、 垃圾分类体系不完善
4、 垃圾混装混运
末端:
5、 垃圾混埋混烧
这背后既有市民缺乏分类习惯和常识的原因,也有相关部门机制缺失,将分类垃圾混合运输。要使垃圾分类“加速度”并走得更远,既要正向激励,涵养居民垃圾分类的习惯:
1、普及分类知识:加强宣传,通过讲座、社区交流、张贴、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让居民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过程、方法等,形成系统的环保认识。
2、提高环保意识:加大宣传环境保护的意义,使人们认识到环境问题的危害性,增强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创新动员方式:对垃圾处理采取奖励制、积分制、兑换制等可起到调起居民积极参与感的活动方式。如北京,垃圾分类可纳入入户积分制等。
4、杜绝混装混运:垃圾收运进行专类专收专运,对居民分类起到正向引导。
5、补足处置能力:对末端处置设施建设进行升级改造提升处置能力,以满足生活垃圾的处理需求。
当然,垃圾分类要长期并有效运行,必须建立长效机制,且“政府重视,财政投入,科技支撑”多管齐下,共同推进。
垃圾分类的推广是个循序渐进的漫长过程,虽然现在有很多人唱衰,认为会跟之前一样,但是只要开始做起、任何时候都不晚。
当然,当垃圾分类做好了,那么,“无废城市”离我们也就不远了。公司可根据客户要求制作各种流量的纯水设备,超纯水设备及软水处理设备。 实验室水处理设备,南通纯水设备。
- 上一篇:影响VOCs废气治理实现达标排放的几个因素 2019/6/28
- 下一篇:垃圾分类打开千亿元市场空间 2019/6/28